台語堂會 - 荷蘭時期

荷蘭統治台灣始於1624年,第一位牧師則於1627年才抵達台灣。這位牧師名叫干治士(Georgius Candidius)。當時台灣主要族群是現在統稱平埔族的原住民,干治士與新港社平埔族人住在一起,學習他們的西拉雅語,在他們當中傳播福音。

史家將荷蘭宣教粗分為前後兩期1。以1643年為界,前期以干治士與尤羅伯(Robertus Junius)牧師為代表。後期則以倪但理牧師(Daniel Gravius)最為重要,范無如區牧師(Antonius Hambroek,又譯: 亨布魯克)在兩軍交戰之下的犧牲故事亦值一提。2
 
用1643年為分界是因為這一年尤羅伯牧師離開台灣,後繼的牧師帶進了不同的宣教做法。前期受亞米念主義(Arminianism)影響,後期走加爾文路線。
前期採本土化做法,開辦學校,用本地語言宣教,制定拼音文字(新港文),用新港文編寫貼近新港人生活的大、小教理問答以及祈禱文,教導內容比較在地化,因此推展相當順利,成績斐然。尤羅伯施洗人數多達五千九百人3
後期則嚴格忠於教旨,教授荷蘭文、傳教〈海德堡教理問答〉(新港文版),相較於前期的本土化內容,後期顯然是較不討喜,福音因此衰退。
 
1661年,倪但理牧師編譯出版了荷蘭文與新港文對照的《聖馬太與約翰福音書》,可惜來不及運到台灣,鄭成功已經渡海攻打了。如果這兩本刊印的福音書能在台灣流傳,基督福音必定可以在新港人之間綿延更為久遠(當時只有手抄本流通),這一點從下面的事實或可佐證,十七世紀荷人留下的新港文字一直流傳到十九世紀(1813年),西拉雅人還是在用這文字來撰寫契約文書(史稱「新港文書」)。
 
1661年鄭成功攻打台灣,范無如區牧師及其家人,被鄭成功俘獲。鄭成功以他的家人為質,派他進熱蘭遮城向荷蘭長官揆一(Frederick Coyett)勸降,范無如區進城之後不顧身家安危,不僅不勸降,反而勸荷蘭人要繼續堅守。他為了在鄭營為質的家人,決定返回鄭營覆命,眾人知道此去凶多吉少,他的兩位女兒當時仍在城內,不捨父親離去,場面哀戚,後人為此畫下各種版本的「傳教士范無如區訣別圖」。他回到鄭營與被俘的家人在一起,數月之後,遭處死,從此福音事工蟄伏兩百年。
 
荷蘭統治台灣38年,宣教事業35年,前後共派了32位牧師到台灣,時間雖然短暫,影響卻是深遠,二百年後竟還能發揮助力,為十九世紀的長老教會宣教事工奠下基礎。
 
返回台語堂發展史   下一段: 晚清時期
 

參考資料

1. 〈殖民背影下的宣教一一十七世紀荷蘭改革宗教會的宣教師與西拉雅族〉,林昌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數位典藏
2.  維基百科,辭條:「安托紐思·亨布魯克」
3. 〈An Account of Missionary Success in the Island of Formosa〉,William Campbell,1889